红椎为常绿乔木,干形通直,高达25~30m,胸径可达1m。木材为半环孔材,心材大,边材淡红色,木材硬重、耐腐,刨削光滑,纹理略斜,结构粗,弦径干缩比中等,干燥后开裂小,握钉力强,极耐腐,切削容易,胶粘与油漆性能好,是家具、造船、车辆、建筑和农具、工具等良材。枝丫、边皮、碎材、刨花等是人造纤维、纸浆、纤维板,刨花板等的好材料。树皮和壳斗含鞣质10%~15%左右,为栲胶原料。果实富含淀粉,可供食用。
常绿乔木,树高可达30米。胸径80厘 米;外皮棕褐色或暗褐色,块状剥落,内皮淡红色。幼枝被暗黄色短绒毛和黄色鳞秕,2年生枝无毛。叶互生,两列,薄革质,宽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6-12厘米,宽1.5-3厘米,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细钝齿,背面密被红褐色鳞秕 。
施肥管理
苗期的红椎需要土壤内含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,因此在种植管理红椎林时,应在合适的时机适当追稀肥3~4次。前期以施氮肥和磷肥为主,后期以磷肥和钾肥为主,以满足红椎苗木在不同阶段对不同肥料的需求。在施肥工作开始前,需要清除苗木周边的其他灌木和杂草,避免与红椎树竞争营养;移栽苗木当年的1月,应给幼苗施复合肥和尿素,第2年和第3年每个月都应施肥;从第4年开始,1年只需施肥1次,随着苗木年龄的增加适当增加复合肥的量。给红椎苗木施肥时主要采用沟施法,即在树木之间的空地开挖一条深度、宽度和长度适宜的沟,将肥料施于其中后再回填表土并压实。
在种植红椎前,一定要全面了解红椎的生长特性,选择合适的种植地,设置合理的栽植密度。基于红椎喜欢湿润、温暖的习性,在丘陵盆地区域,一般选择东南坡、南坡以满足其光照条件,确定好栽培地后,需要将周围的灌木丛清理干净,并采取穴状整地的方式。一般采用栽植或移植的方式造红椎林,栽植时选用生长健壮、根系发达、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的两年生营养杯苗,同时对幼苗进行精细化处理,剪除其大部分叶片和过长的根系。栽植时要注意植株带有一些泥土浆,将有机肥施于穴中后回填表土,幼苗的原始生长状态,并将坑中石块清理干净。种植工作好在雨天进行,若是在干旱天气种植,则要注意及时浇灌以提高成活率。
培苗
采集完红椎树果实后就需要进行育苗工作,一般在采集完种子后第2年的4—6月开始统一育苗。育苗对土壤的要求较高,需要选择红椎树下的新土,以提高红椎幼苗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。同时还需严格把握疏密程度,每667 m2按照3万株的标准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育苗工作。在育苗过程中,尤其需要注意红椎树根系的菌根情况,若一年后幼苗枝叶茂盛时没有菌根生长出来,说明培苗失败。此外,红椎不喜阳光直射,在培苗时应其强光照射的透光度低于20%,为红椎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红椎树是比较昂贵的树木,其树木成形后是用来做家具的木材,像比较好的门窗,和船舶都是用的红椎木制造成的。不仅如此,红椎树结的果实因为含有丰富的淀粉,营养价值颇高,还可以用来食用。可是红椎木的生长过程比较缓慢,一颗的红椎树从育苗到生长成形,大概需要25年的时光。因此从红椎树幼苗的时候就要精心呵护栽培,那么红椎树该如何育苗呢?
营养袋育苗技术。红椎幼苗是喜阴不喜阳的植物,因此在夏秋做好适当的遮阳处理,采用70%的黑网进行遮阳苗木存活率高。同时要根据幼苗生长期、基质干湿情况和天气进行适量浇水,前期要多浇水,浇透基质,保持营养袋基质湿润。在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量。晴天要多浇水,阴雨天气少浇水或者不浇水。在移苗后的15d内其能够生长出新的根系,在1个月左右芽苗可以抽稍生长。此时要求能够对红椎木的营养袋进行养分的添加,确保土壤中微量元素能够满足红椎的生长需求。一般是使用浓度3~10g/L的复合肥或磷肥,每隔1周到10天追肥一次,肥量逐渐增加。同时注意做好幼苗期的病虫害的防护管理。在幼苗出现病害症状初期,立即使用1%波尔多液喷洒,确保不会使得苗木立枯病大面积蔓延;虫害则采用乐斯本、杀虫王等药液防治。幼苗生长过程中,若发现基质容器中由杂草,要及时除草。除草前后都要喷水,尽量避免松动幼苗根部泥土。而当营养袋育苗后的红椎幼苗长到30cm以上时,即表示可以进行分床炼苗,通常是在阴天或者傍晚揭网炼苗。
福新苗圃红椎无纺布袋苗,静海销售红椎袋苗服务
更新时间:2024-03-30 02:27:48
价格
面议
起批量
≥ 1件
供应商
清流县嵩口福新苗圃
所在地
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嵩口镇立新村8号